工业设备远程监控客户案例工业设备远程监控客户案例 一、企业简介 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中国(河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内,分别在石家庄市内和自贸区内建有大型生产基地,美国设有全资海外子公司、英国设有研发设计中心、北京设立子公司。公司具有国际先进的高速磁悬浮电机及控制核心技术,消化吸收欧洲较大铀浓缩公司Urenco的技术,与国内中科院电工所,华中科技大学,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,专门用于轨道交通的GTR333型符合永磁碳纤维转子飞轮,成功用于洛杉矶地铁、北京地铁。 产品以使用安全、快速充放电为特点,已完全拥有该技术的知识产权。基于高速磁悬浮电机及控制核心技术开发出GTR飞轮储能装置(飞轮储能系统、飞轮储能UPS系统,飞轮储能应急电源车)、OCR余热发电机组、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,其三大产品线均属于新能源节能减排,环保等国家重点支持新兴产业;产品面向全球用户,广泛服务干城市轨道交通,高铁、电信机房,新能源发电,余热回收,污水处理、建材、医药实验室、电机节能等行业领域。 二、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智造2025的向前推进与转型升级,生产场景日益复杂化,生产设备也日益自动化,因而企业生产对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稳定与健康要求。由于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、流程涉及的点多面广,且工业设备的维护成本居高不下,给企业设备运维管理带来诸多压力。设备的运维成本占企业营收10%—15%,这对企业在研发及制造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 如今电子商务,远程物流,都促进了跨区域全国扩张的基本模式,设备存量大,售后服务调试工作量也非常大,依靠传统人工出差现场的方式无法满足业务售后服务的需求,且时效性不高,客户满意度下降。 工业设备远程监控,对于各个设备和项目都需要,这也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所在。通过物联网的远程调试功能,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,即可完成整个设备的运维管理。这也是帮助设备管理者,降低出差的最好管理方式。 三、应用场景 3.1痛点 (1)设备相对独立,分散,不便管理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,设备类型逐渐增多,客户设备相对独立,地理位置分散,空间跨度大,不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控管理。 (2)售后服务成本高 ①线下售后服务成本高,人员薪酬、差旅成本、时间成本高,且 ②设备服务知识复用率低,维修知识无人记录、维护,再次出现同样售后问题无法复用已有知识,造成技术知识浪费、人力浪费; (3)无法获知设备运转情况 无法获知设备的内在运转状态,对于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有一定局限性。 3.2解决方案 对于以上问题,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,将装置中的变频器,永磁电机、旋转变压机等设备连接大型西门子PLC,再将PLC控制器连接到蓝蜂EG20边缘计算网关。网关使用4G物联网卡联网,在EMCP物联网云平台中进行相关配置,并为厂家运维方、客户使用方和监管部门三方创建不同权限的账号,实现三方共同监控。 建立智能监管平台,推动运维监管一体化 (1)获取设备运行数据,远程故障排查 数据传输到云平台,可通过电脑端或者手机就可以全面、远程了解飞轮储能装置/磁悬浮鼓风机设备和OCR余热发电机组等设备各项参数的监控,运行状态和运行记录。同时远程实现对设备的快速故障排查、运行参数修改、设备远程启动、停机等操作。 (OCR组态监控) (飞轮储能装置电脑端组态监控) (飞轮储能装置手机端组态监控) (2)报表统计,大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EG20边缘计算网关对设备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清洗,统计报表上报给平台存储和记录。再通过BI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对运行数据的汇总分析,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全面统筹设备的管理和运营。 (3)管理标准化,操作和运维记录可追溯 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定义操作、检修、运维流程,设备故障时,对检修人员、检修内容、故障情况、何时检修、何时恢复、使用备件、价格等内容进行记录。可以对设备巡检做记录、包括时间、巡检人员、内容、设备状态等记录。 (4)程序远程上传,节约出差成本 使用蓝蜂虚拟网络工具远程为PLC下载程序,同样可以将程序远程上传与在线监控。可以有效节约人员出差成本,避免浪费人力物力。 3.3价值 (1)通过物联网的升级,全面提升了全项目中所有飞轮储能设备的监控、无人值守和数据收集问题。 (2)厂家运维方、客户使用方和监管部门三方都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掌握设备运行状况。 (3)盾石磁能可以及时的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,提供保姆级的运维服务,大大降低了管理门槛。 (4)收集的数据还可以更好的提升产品工艺和指导现场运维。 四、项目心得 1. 通过接入物联网,我们积累了更多行业用户的使用数据,对产品工艺提升和新产品研发有了很大的帮助,并且能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数据,可以及时为客户提供精准化的服务,获得了客户的极大认可。 2. 工业物联网使各行各业更加先进。这些进步包括:更安全的工作环境,节省了金钱、时间,甚至可能还挽救了生命。 3. 物联网在制造业中是非常重要的,不断改善通信并优化制造流程,并不断开发更多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,通过物联网开放式制造平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数字化生产效率。 4. 物联网+智能制造模式将是未来最必然的模式,设备的运行数据可远程直接上传到后端平台,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巡检,大大降低售后服务成本;同时,在平台上可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运行优化,延长使用寿命,降低风险。
文章分类:
客户案例
|
|